珍珠奶茶
編輯
珍珠奶茶(Bubble tea),又稱波霸奶茶,簡稱珍奶,是一項流傳于臺灣的茶類飲料,將粉圓加入奶茶之后,就成為珍珠奶茶。由于口感特殊,所以相當受到青少年歡迎。
珍珠奶茶一般使用較大顆粒的粉圓,烹煮后的直徑約在7毫米以上,否則直徑太小時很容易滿嘴珍珠,也不方便吞咽咀嚼。但大多數的珍珠奶茶商家仍有提供小顆粉圓的珍珠。當然也有一種“琥珀珍珠”這種珍珠是用100%的紅糖來做的。
中文名珍珠奶茶外文名Bubble tea珍 珠木薯粉圓起源地臺灣時 間1988年價 格1-5元不等大陸發源地上海奶茶品種快樂檸檬、冰檸公主、都可茶飲
目錄
起源編輯
早期僅有一種稱呼。約1988年時,臺南市海安路一家叫“草蜢”的小販,取當時女星葉子楣的靈感,將珍珠奶茶改稱波霸奶茶。以后在南臺灣日漸產生波霸指大粉圓、珍珠指小粉圓的說法。隨著南臺灣連鎖店至北部展店,此種分類亦因此漸被臺灣居民接受。
臺灣以外,亦常見波霸“BOBA”或“Bubble”這名詞。起因是1980年末到北美洲的臺裔新移民仍以“波霸奶茶”作號召,加州各地因此如雨后春筍般出現“BOBA Tea House”、“BOBA Planet”、“BOBA World”等等茶坊,現時非臺裔居民依然滿口“BOBA”或“Bubble”。他們會用英語向柜臺的服務生說:“Give me latte,and add some BOBA in,please.”(給我一杯拿鐵咖啡,加點“波霸”),“波霸”亦已成為粉圓的代名詞。
傳說編輯
臺灣有二間店鋪宣稱是珍珠奶茶發明者。一說臺中市經營泡沫紅茶店“春水堂”的劉漢介先生,自稱于1983年開始實驗制作奶茶,又說是店內女職員無意中調制成功。當時所加材料為水果、糖漿、糖漬地瓜、和粉圓。他推出的奶茶剛開始的時候并不受到歡迎,但是偶然機緣下,經一家日本電視節目的訪問后,終于吸引了生意人的注意。
另一說則是臺南市翰林茶館涂宗和先生所發明,據稱約1987年在鴨母寮市場見得白色粉圓而得到靈感。故早期珍珠為白色,而后才改為黑色今貌。但這兩間店皆未申請專利權或商標權,使得珍珠奶茶成為臺灣最具代表性的人民飲料。
1990年代前半,首先是列入“小歇”等連鎖泡沫紅茶店的菜單,由于泡沫紅茶店是咖啡店在臺灣流行之前,上班族談生意與學生聚會的熱門場所,珍珠奶茶開始廣受學生喜好。接著,在學校附近或補習班密集的地區、夜市等,逐漸出現珍珠奶茶的攤販。1990年代后期,有業者引進“自動封口機”取代傳統杯蓋。許多新的投資業者,如航帆食品、樂立杯、綠的夢奶茶、休閑小站、大聯盟、快可立等,采用自動封口機開始拓展連鎖外帶飲料店業務。自此,外帶式的珍珠奶茶店成為主流,也因為連鎖店的參加,商人開始將珍珠奶茶拓展到全世界,成為臺灣國際知曉的知名食物之一。為了爭誰才是發明珍珠奶茶,"春水堂"和"翰林茶館"曾互相告到臺灣法院。
提起珍珠奶茶,臺中市是發源地,臺中市民最早享受它迷人的滋味。1987年,臺中市政府附近的茶館首先推出珍珠奶茶,因口感Q軟、搭配濃淡合宜的奶茶,滋味超優,原創者就是春水堂現任產品研發部經理林秀慧。林秀慧回憶著說,父母親曾在菜市場擺攤做生意,她國小起假日必到菜市場幫忙,當時市場里讓她印象最深刻的,就是一位“粉圓伯”,每天最期待的事,就是和哥哥分享一碗熱熱、粘稠且口感滑Q的粉圓;從此嘴饞時, 她就會動手煮一鍋粉圓解饞。
林秀慧進入當時四維街、春水堂的前身的“陽羨茶行”從事吧臺工作, 她學會調茶做飲料,尤其鐘情奶茶,隨后升任采購,到傳統場采買時,看到“粉圓”總順手買一包回店里,接著她嘗試讓粉圓與奶茶結合,一杯杯動人口感的珍珠奶茶就這樣誕生。初期,珍珠奶茶有如林秀慧的“私房茶”,只分享老板與同事,因大受好評,民國76年林秀慧升任四維店的店長時,想賣這款私房茶,同事們于是一起動腦筋為茶飲命名,有人忽發奇想“奶茶里的粉圓一顆顆像珍珠般”,于是“珍珠奶茶”這個美麗名號就這樣叫開了。很快地,這款茶飲紅遍臺中市各泡沫紅茶店,1個月后、整條四維街、市府路近大小紅茶店,全部賣起珍珠奶茶。有一度珍珠奶茶成臺中飲品的特色飲品,外地民眾到臺中,必定來上一杯;3個月后更驚人,幾乎全臺都看得到珍珠奶茶身影,因臺灣茶店拓展海外連鎖,帶著這款茶飲遠征中國大陸、東南亞;歐洲與美洲都喝得到它,日本餐飲業者為了學“正統”的珍珠奶茶,還專程到臺中市茶店取經,希望調制出臺灣味的茶飲。直到今天,雖然茶飲不斷翻新,珍珠奶茶依然穩居各泡沫紅茶店、茶攤與連鎖店點單率前3名。
1984年,珍珠編輯
珍珠奶茶使用的“珍珠”,是由地瓜粉(南方說法,即淀粉)制作而成的粉圓,而
粉圓在加入奶茶之前,通常還會先浸泡糖漿,確保粉圓在偏甜的奶茶中,仍可以保持甜味。奶茶的基底通常使用紅茶,但也有店家提供使用綠茶的珍珠奶茶(稱為珍珠綠奶或珍珠奶綠)。也有許多店家以咖啡凍、豆花、布丁、仙草、等類似口感的食物添加進奶茶里,讓客人自由選擇以增加口感。
至于“珍珠”,一般使用較大顆粒的粉圓,烹煮后的直徑約7mm以上,否則粉圓太小,用一般口徑大的茶飲吸管時容易變得“滿嘴珍珠”,也不方便品嘗圓潤香Q的咬勁。有一陣,南臺灣的泡沫紅茶店將使用大顆粒粉圓的珍珠奶茶稱為“波霸奶茶”,而用小顆粉圓的稱為“珍珠奶茶”。但在北臺灣,珍奶店通常只賣“珍珠奶茶”,都使用大顆粉圓,后來變成了全島統一的通稱和規格。
在90年代初期,賣泡沫紅茶的連鎖店已相當流行,著名的如“小歇”等是業務員談生意與學生課余聚會的熱門場所。在他們的菜單上,珍珠奶茶是最受學生族群喜愛的產品。學校附近、補習班密集的地區以及夜市等,逐漸出現了珍珠奶茶的攤販,經??梢妼W生和年輕情侶一邊吸著珍奶一邊逛街。
成分編輯
前市面上銷售的珍珠奶茶主要由奶精、珍珠、果粉、水組成目,不含奶類,故無需擔心三聚氰胺引發的健康問題。奶精的主要成分為氫化植物油(反式脂肪酸)、乳化劑和酪蛋白酸鈉;珍珠主要由木薯粉或地瓜粉(土豆粉)、防腐劑、色素組成;果粉的主要配料是植脂末、色素、水果原粉、香料、葡萄糖,有的使用甜味劑。珍珠奶茶不屬于乳制品類食品